沟通是审计现场管理的基础

在我还是一枚积极向上好青年的时候,有一个习惯,每次审计项目结束以后,都会对项目得失做一个分析,尤其会对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做重点分析。
日积月累,慢慢发现,虽然每次出现的问题各有不同,但究其原因,或多或少都与审计组内部沟通不畅有些关系。
例如,项目临近尾声才发现还有一些重要事项没有覆盖。之后匆忙安排查证,勉强完成了规定动作,但是浮于表面、无法深入,实际效果不佳。
如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,现场负责人能够定期对各小组的工作进度进行了解,及时分析工作完成情况与审计目标的差异,就能够提前发现重要事项的遗漏并作出相应调整与安排。
又如,审计人员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工作,但项目后期才发现对关键事项的查证有些跑偏,前期工作都变成了废纸,只好从头再来,加班加点不说,还有可能耽误项目整体进度。
如果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,适时地与其他同事沟通工作思路,及时纠正理解错误、思路局限等问题,则可以有效避免跑偏的问题,提高审计工作效率。
有人觉得奇怪,方案中写的明明白白,为什么各自执行完毕结果就会差强人意?
有句话怎么说,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?
每个人的认知是存在差异的,同样的审计方案在不同审计人员的眼中也是不完全相同的。
按照沟通的漏斗理论,从心中所想到被对方有效接收,大约会略去60%的信息,只有40%能够被对方获取,再加上审计过程中还会发现一些新情况、新问题,所以,仅靠审计方案是不足以全程指导审计项目开展的。
漏斗理论
在审计现场管理中,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,帮助审计人员不断明确审计目标和重点、理清思路、少走弯路。在我看来,需要重点沟通的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。
沟通审计思路,统一目标。
由于审计思路会随着情况变化不断发生调整。因此,审计组内对于审计思路的沟通应该是贯穿现场审计全过程的。
例如,审计组按照工作方案分工以后,现场负责人需要与各审计小组或审计人员了解、交流具体审计思路,确保审计人员都能够围绕审计目标开展工作。
又如,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审计人员还会遇到新的情况和问题,还可能会据此调整审计思路,此时需要及时将变化情况告知审计组其他成员,避免相关工作受到影响。
及时沟通审计思路,有助于督促审计人员围绕既定目标开展工作,避免审计组内部工作思路脱节,过多零散、单点的问题无法支撑审计结论。此外,沟通审计思路也有助于相互启发,促进审计查证更加深入。
沟通审计进度,统一步调。
审计人员由于分工不同,工作难易程度有所区别,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进度不一的情况。
进度不一致,会影响审计组整体工作节奏,也会影响对审计质量的审核与控制。例如,负责了解基本情况的审计人员进度缓慢,报告撰写进度就会受到影响,负责数据整理与筛选的小组进度缓慢,会影响其他审计人员的具体查证工作。
因此,审计现场管理中,需要及时沟通各小组及成员的工作进度,促进各小组及成员间保持相对一致的进度,避免出现等待、窝工的情况。
沟通取证方法、数据口径等,统一标准。
我们都遇到过在项目收尾阶段仓促补充查证的情况,有些是由于出现了新情况、新问题,不得不进行补充查证,但更多情况下是由于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,没有对数据、资料的获取口径和类型进行明确,或是缺乏对审计取证的统一标准,导致在项目收尾阶段发现取证不充分或是口径不一致、难以归集汇总的情况。
在审计项目收尾阶段返工,会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,也不利于对审计质量进行控制。
所以审计组应当在项目实施前,明确审计取证要求,统一获取数据、资料的口径和类型,并且在审计过程中,对相关口径和要求进行统一适当调整。
沟通审计发现,统一定性。
在项目收尾阶段,审计组需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,一是关注问题查证是否经得起推敲,是否存在取证不完整的情况;二是讨论问题定性是否准确且符合逻辑,例如对相似的问题是否给出不同定性,对不同问题的定性是否与其严重程度相匹配。
在我看来,有效沟通是建立审计现场管理框架和提高管理效率,保证项目顺利推进的基础。
作为审计现场负责人,需要为审计组建立沟通渠道,保障审计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沟通。
作为审计人员,应当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,共享审计思路、审计资料,遇到困难和问题及时反馈,在充分了解审计目标的前提下开展工作,不要只顾低头干活,多听多看多交流、及时调整,才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。
 
  • 首页
  • 服务范围
  • 服务案例
  • 400电话